课题组历经20余年的研究,相继开发了以减压渣油或沥青为原料的第一代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以褐煤/风化煤/泥炭和造纸黑液/海藻废液/糖蜜废液/酿酒废液/淀粉废液等高浓有机废水为原料的第二代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以褐煤/风化煤/泥炭为原料的第三代粉状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以生物重油为原料的第四代多功能可降解固态地膜等。
多功能可降解黑色地膜既具有塑料地膜的增温、保墒、保苗的作用,又有较强的粘附能力,可将土粒联结成理想的团聚体;彻底解决了塑料地膜对土地和环境污染,同时又增加了集农药、肥料和农膜于一身的特点和用后翻压入土,可成为土壤改良剂;可现场喷施造膜;可自然出苗;对地形地貌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喷施液态地膜,可在地表面形成一层黑褐色土膜,提高土壤湿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0~1250px土体中的盐分含量,减少水土流失,促进植物生长。液态地膜喷施后40~60天逐渐降解,2~3个月降解为腐植酸类(有机肥),没有白色污染。翻压入土后,具有改良土壤团粒,改善土壤通透性等作用,最终达到作物增产和土壤改良的目的。
应用表明,土壤表面喷洒液态地膜可提高地温1~4℃,蒸发抑制率30%以上,土壤含水量提高20%以上,土壤容重降低6~10%,土壤中水稳性团粒数量(>0.25mm)可增加10%以上,作物生育期提前3~10天,0~1250px土体的含盐量降低50%左右,不同作物的增产幅度多在20%以上,每亩地使用成本仅20元钱左右(塑料地膜50~80元)。
多功能可降解黑色地膜可应用于干旱、寒冷、丘陵地区农作物早期地膜覆盖和荒地、沙地、盐碱地和滩涂整治以及工程道路护坡、固沙造林绿化和渠道防渗、树木防冻等领域,为治理沙尘暴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手段。同时对实现循环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生物质综合利用、消除白色污染、高浓有机废水污染和秸秆就地焚烧污染环境、影响飞行和交通安全的痼疾提供了技术支撑。